高精度北斗的应用时代
2014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GNSS)终端数量达36亿台,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首席科学家曹冲研究员乐观地预计,到2019年将超过70亿台,平均每人一台。在他看来,2016年是GNSS产业元年,全球四大系统全部投入了服务,多个系统的兼容成为标准配置。很多厂家已经把全球四大导航系统都放到芯片里面,如果只做其中三个系统,销量都不尽如人意。
很多人觉得,北斗导航听上去很“高大上”,但距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很多人正用着北斗导航自己却不知情,现在大概80%的手机有定位功能,其中30%左右开通了北斗导航。
据介绍,目前导航服务约占了国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50%,我国在2015年占9%,到2020年可能占15—18%,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国每年销售汽车2000多万辆,如果把北斗导航作为出厂标配安装到车上,又是一个巨大市场。曹冲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个朋友因为儿子吵着要买某一款机器人玩具,在商场里兜了两个小时才找到。“如果能够对每一家摊位进行精准定位,只需要20分钟。”北斗导航已经实现了室内精准定位这一技术,但尚未大规模应用。“技术平台已经搭起来了,关键在于应用,提供优质服务。”曹冲说接下来融合发展是趋势,也就是把时间、空间等信息相联系,把各个产业融合起来,开启高精度大众化应用的新时代。
一个多月前,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揭牌。这正是提升上海乃至全国北斗导航产业创新能级的重要一步。
先来看看上海北斗导航产业的家底——已建立重点车辆监控、大众位置服务、社区校正监管、智能公交和航运、高精度服务、WiFi室内定位等六大系统,完成了78275台北斗终端部署。“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卫星导航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联合实施了长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建成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北斗产品检测认证中心、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三大产业支撑平台,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接下来,上海将如何布局和发力?郁文贤感慨地说,他接触了全国许多专家,都期待着上海在高精度导航位置服务领域能起到引领作用。上海的导航产业链很完整,从芯片、天线到平台再到应用,有着天然的优势。“高可靠、高精度、高可用,是未来要推动发展的方向。比如,稳定性可用性要超过99.9%,有难度,如果到99.99%就更加有难度,但不管是无人驾驶还是其他行业都要用的技术,一定要在高可靠、高精度上下功夫,未来我们在这个领域要达到国内**的程度。”
上海市科委副巡视员刘勤介绍,建设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志在打造卫星导航领域的专业化、国际化智库,促进上海北斗导航产业集聚创新,推动上海北斗导航产业参与全球的竞争。此外,还将建设北斗高精度导航位置服务综合应用试验区,打造国内**个开放服务的室内场景定位技术测试场,建立全球规模**的基于真实场景的导航信息数据库。北斗导航必将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节点。
据统计,2015年国内卫星导航总产值已达1900亿元,其中北斗系统贡献率约30%,未来几年还将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然而,这一产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
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副主任徐枫认为,产业链上下游贡献不大,中游独大的局面仍未改变,基础器械和运营服务只占14%和25%,说明这一产业的带动作用仍有待提高。大众化应用的占比还比较低,说明产业发展尚未走入千家万户。室外覆盖与室内覆盖相融合、定位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当下,北斗导航产业面临的是全球竞争,推动相关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是北斗产业发展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郁文贤教授说,从事这个行业的基本上都是小微企业,表现出创新能力不足、系统性布局不足,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和能力。知卓资本与网络创始人陶闯则认为,北斗现在**的问题是产业应用的问题,而现在主要是用政策和政府资金来驱动,政府资金有限,真正的驱动力量还是要靠市场的驱动。
想与GPS、格洛纳斯等老牌霸主平分秋色,实现“弯道超车”,中国北斗又有什么招?
首先是“技术”。航天本就是高精尖技术产业,北斗系统更是该领域的“佼佼者”。与遥感、气象、通信卫星相比,导航卫星更要提供连续的、长期的、稳定的优质服务。
这颗卫星就体现出一批国际*前沿的创新技术,支持北斗系统从区域到全球的平稳过渡,还可实现自主运行,有效确保卫星信号连续可用。
其次是“自主”,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元器件国产化率均超过90%,这颗星上的核心芯片、星载原子钟均为中国自主研发。意识到一些核心技术及产品仍未达到自主可控,创新的脚步未见停歇。
第三是“基础”。想要达到“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务”的目标,至少要在未来两三年内密集发射18颗左右的导航卫星。对此,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卫星研制、火箭研制、工艺检测、发射场等各方面“已做好相应准备”。
第四是“应用”。目前在中国国内,有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测绘地理信息、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行业纷纷选用北斗系统。在大众消费领域,国产北斗芯片、模块、天线等关键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性能、价格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面向智能手机的国产北斗移动通信一体化芯片也已在国产手机得到应用。
第五是“国际”。尽管地面基站建设数量受限,但北斗系统另辟蹊径,采用星间链路模式。跻身国际市场,高层领导人亲自为北斗“站台”,与航天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分享北斗技术、成果、应用模式。
“北斗带来的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应该是车联网领域,目前国内外都有汽车制造商在研究车联网,这需要整体改变车结构。”徐颖介绍,“而北斗的下一个技术突破领域可能是室内定位技术。在机场、停车场,甚至是消防等特殊场景,对于室内定位的需求非常大,但目前无论是蓝牙、WiFi、视觉、地磁等技术,都无法满足室内定位要求的精度、稳定性、适用度等。卫星导航在室外已经可以一统天下,下一步要攻下在室内环境的应用。”
我公司(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时间服务器、时间检定仪、标准同步时钟、时统设备、IRIG-B码产品、cPCIe授时卡、北斗授时产品、脉冲分配器、高稳晶振、铷原子频率标准(GPS/北斗驯服)、多通道时间间隔测试仪、相位计、时间测试仪、PTP精密时钟等。
我公司(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与中航613所、陕西烽火、哈工大,西交大、西工大、上海大学,平安集团、湖北银行、中国电子10所、20所、22所、西核所(21所)、中船重工717所、760所,总装32基地、中国煤科院、中国铝业、航天13所、503所、513所,中国兵器213所、204所、测试研究院、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四川电力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长春光机所、苏州电科院、玉林计量所、临海计量所、塔城计量所、大连计量所、解放军6909工厂、1001工厂、63871**、中航试飞中心等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想要了解本公司具体产品信息可登录本公司网站(www.syn029.com)或与我们销售人员进行详谈。